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與父對談:論草藥的不確定性(1)

這一篇在我寫得文章裡面 算是比較深入的一篇文章
雖說我相信對一般人來說 這論述會讓大家很容易接受
但是對業界來說 我相信其批判的程度是蠻大的
======================

說到藥物,中醫與西醫明顯的有差異
中醫所使用的是草藥 西醫所使用的則是化學藥物
誰好誰壞 說實話還是未知數 如果加上科學中藥 以植物萃取的西藥等等那更難討論了
這也不是我在這裡要提的主題XD


無論西藥有多少缺點,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
那就是他們說是一種化合物的東西 那在法律上就很確定是這種東西
中藥則在名詞上面 已經有相當的混亂

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 不過動植物俗名的混亂
其實是實際上一直存在的現象
舉個大家常見的例子 台灣所謂的「吻仔魚」 很容易以為是一種魚
但是這其實並不是單一一種魚類 而是許多魚類的幼子
(根據維基百科,主要是由鯷科、鯡科魚類之仔稚魚所組成 )
這種類似的現象出現在各種地方
舉凡飲食 木材 草藥等等會利用到動植物的地方都有這問題

而且其中出現的一項(我認為也是影響最嚴重)地方,就是中藥。
作為影響生命的藥物 相信一般一定是認為準確度應該是很高
但是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甚至比起很多食物還不精準 容後說明)

中藥裡面 因為古代不存在學名
所以當時的人必須用許多的文字描述 以確定所使用的植物是同一種
這原本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多少有著模糊的問題

到有了學名這麼方便的工具的現代 當然有人們開始研究
將中醫所使用的草藥找出其學名 作為定位藥物的依據
事實上也有相當的成果

但是中醫一直流變的過程 有很多人的態度卻不是如此
漸漸的 在中醫裡面 使用替代的藥物越來越常見 演變成一種慣例
而藥物的安全也越來越不可靠了

大家可以回想自己接觸中藥的過程
如果是去中藥行草藥 那麼抓藥的人從哪裡學到這知識 無從考證
可能是有真材實料的師父帶出來的高徒
但是也可能遇到半路出家 一知半解的江湖郎中
其中的風險 不言自明

說到科學中藥 畢竟政府可以用法令限制藥廠
似乎是比較安全的
但是其實問題還是存在
許多的科學中藥裡面所使用的還是代用品 而且並沒有在標籤上面註明
好奇的人如果手邊有科學中藥的話 可以看看上面的罐子
一般說起來 上面只有標注所使用藥物的俗名而沒有學名
這算是常規 但是卻是相當不精準的作法

至於這現象的原因與結果 只好拖一下稿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